有些人大便不成形,还经常会黏住马桶冲不走,中医称之为大便黏腻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
根源在于脾虚!
大便黏腻的根源在于脾虚,常由饮食不节诱发,如过食生冷油腻、甜食等。
脾为后天之本,人体摄取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之后,在脾升清降浊的运化作用下,食糜进入小肠,通过泌别清浊后,营养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,糟粕经过大肠排出体外。
脾的功能正常,运化机能健全,精微物质就能被充分吸收,携有代谢废物的水分和糟粕通过粪便排出体外。
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差,水分和精微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,甚至因为在肠道内停留过长,淤积变为痰湿之邪,和糟粕裹挟形成粪便,就会导致大便黏腻不爽的情况。
这类人群通常还伴有倦怠乏力、面色萎黄、食欲不振、口苦口臭等症状。
改善脾虚问题,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:
1
调节紧张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,以防肝郁乘脾;
2
调理饮食,避免过食甜腻生冷食物,多食健脾利湿的药食两用之品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;
3
积极参加体育活动,脾主四肢肌肉,适当锻炼加强肌肉力量也可以健脾;
4
艾灸双侧的足三里穴(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),每次20分钟,每日1次。
5
找对专家中药调理高效便捷无毒副作用;
脾虚常吃“脾之谷”
”
白扁豆味甘、平,性微温,入脾、胃经,有健脾和中、消暑化湿的功效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更是把白扁豆称之为“脾之谷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硬壳白扁豆,其子充实,白而微黄,其气腥香,其性温平,得乎中和,脾之谷也。入太阴气分,通利三焦,能化清降浊,故专治中宫之病,消暑除湿而解毒也。其软壳及黑鹊色者,性微凉,但可供食,亦调脾胃。”
白扁豆可做菜可煮粥,其吃法多种多样。